您的位置:专题 > 史话河洛大型系列文化采风活动 > 名人名迹

千秋大儒,程氏理学双子

2009-04-07 00:00:00来源:芷茞斋
洛阳,半边文章半边史。我常用此句话做一个开头,用以向我的朋友们讲述洛阳。是的,回望洛阳,她不仅有着中国最为悠久的历史,同时,她也有着华夏最为博远的文化。作为华夏民族的文化圣地,点缀在洛阳这

洛阳,半边文章半边史。
    我常用此句话做一个开头,用以向我的朋友们讲述洛阳。是的,回望洛阳,她不仅有着中国最为悠久的历史,同时,她也有着华夏最为博远的文化。
    作为华夏民族的文化圣地,点缀在洛阳这个名都上的附丽实在是太多了,所以,今天,当我们来介绍她的时候,有太多的文化符号需要来加以表述,因此,选择哪些来做介绍竟成了一个难题。
    理学,根植于洛阳——这是当今我们向外人推介这个古城之时,无论介绍之繁简,时常都会提到的一句话。
    何以如此?首先,这是因为理学在古代中国占有着重要之地位,其次,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因为为理学发展作出奠基的两位先贤与洛阳有着莫大的渊源。
    悠悠河洛,斯何人哉?
    不为别人,他们便是程颐程颢两兄弟。
    程颐,字正叔,人称伊川先生,程颢,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两位兄弟是继孔孟之后开创出儒学新境的千秋大儒,早年,他们在伊川潜心于理学研究,而后,他们又不辞辛苦在此传经授业,为理学的广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载曾曰:为往圣继绝学,之于程颐程颢,我想,用这句话来概括程颐程颢的人生,那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带着对两位千秋大儒的敬仰,我来到了家乡的程园。 
    如今,未到程园,远远的便看见一个巨大的石牌坊,巍巍而立。四个大字“理学渊薮”苍劲有力,镶嵌于石牌坊正中,其左右各置石匾一个,左曰:格物,右云:致知,再观左右,又有联两对,内联曰:千载先贤立雪允新传道誉、二程遗韵临风依旧读书声,外联曰:一代宗师承前启后开儒派新境、万物在理道统相传展洛学高风,默默诵读两联,其意高远,感慨中,目至落款处,方知此二联乃当今洛阳文化大家叶鹏教授所撰,为之书丹者:内联为陈春思先生所书、外联为李进学先生所书。
    进入程园,左行入一侧门,有一个两进的院落,这里便是敬奉程颐程颢的祠堂。第一进院子里立有几通石碑,多为清代所立,其中有一碑乃韩国人新立,上书“二程夫子林”。史上曾有记载,程颐程颢在日本韩国影响也是很大,由此可见,此非虚言也。走进第二进院内,迎面是一正殿,殿门上置一匾,仔细观看,乃慈禧皇太后所题,上书“伊洛渊源”。进得殿内,有几个塑像,塑像上方也上置一块匾,上书“学达性天”,乃康熙所题。
    历史上,被康熙尊称为“学达性天”之人不过五六人耳,程颐程颢两兄弟与孔孟同享尊崇,这真可谓是至尊了。其实,程颐程颢两兄弟并非徒有虚名,清代学者黄宗羲之《宋儒学案》曾载曰:“孔子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元公乃《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是程颐程颢的师父。由此可见,作为儒学的第二次崛起,程颐程颢可谓功劳大焉。据历史记载,周敦颐为理学立下了开山之功,但是,真正发扬广大理学的却是程颐程颢两兄弟。。
    说起程颐程颢,他们虽为兄弟,但他们两个还是有很多不同的,性格上,程颐严毅端重,程颢则温然和平,学问上,程颐提出了“性即理”,程颢则提出了“天即理”。他们死后,南宋的朱熹继承了程颐的衣钵,明代的王阳明则绵延了程颢的绝学。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理学成了继孔孟之后儒学第二次勃发的一个新理论,至今,理学的影响仍在华夏大地上不断播扬。
    北宋有“五子”之说,这五子便是邵雍、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其实,北宋五子的核心是二程,为什么呢?因为“北宋五子”是以二程为联结中心的周敦颐是二程的老师,张载是二程的表叔,也是讲学的朋友,而邵雍呢,和二程一起居住在洛阳,是一起讲学讨论的同仁,由此可见,二程确实是理学的核心人物
    如今,两位先贤的墓地就在祠堂之后,苍柏之间,一片宁静。
    神道上,石刻分立,或为新修,或为留传,今天,行走其中,心中顿然生出几分朝圣之情。前行不远,有一石人,面部已模糊不清,但身材俊伟,透出几分儒家之平和。石人之后,有画一幅,乃“程门立雪典故”的绘描。
    前行几步,便是程家墓地。三个墓冢,呈二前一后,前者为程颐程颢之墓,后者是其父亲之墓,寓“父抱子”之意。看到这里,忽生感慨,一父二子,相伴千年,虽乡郊野外,但能如此相守,亦是幸福。
   告别程园,我前往嵩县田湖镇程村去寻找“二程故里”,现有元明时期所建祠堂一座,为国保文物单位。进得大门,石碑林立,古柏森然,在此其中,有一条小道,似青苔铺就,直通大殿。进入殿内,有一老人正在清扫祭台,殿内东北处有一方石碑,乃明代天顺年间所立,字迹仍清晰可辨。祠堂旧地,原为程颐之别业,程颐晚年曾在此居住,在不远的伊川书院教书,所以后人便在此设立祠堂以示追念。
    伊川书院,乃程颐教学之地,位于伊川鸣皋镇的伊川四高院内。当我达到的时候,正是假期,学生寥寥,整个学校很是安静。进得院内,行至不远处,便会看到见一巨碑,足有六、七米高,上刻字体隽秀,可谓书法极品,据说,此碑乃元代书法大家赵孟頫所写。巨碑之侧有一苍柏,虽树冠残小,但躯干苍劲,其上缠绕着几百匝的红线。据当地百姓说,每遇婚嫁生子等事,该村镇附近的乡亲们便会来此缠上一匝红线,为家人许下一愿。
    正在细观重重红线之时,一老汉带着他的小孙子来到了这里,轻轻地绕上了一匝红线,而后磕头作揖,许上一个心愿。我问他,为何来此许愿,他告诉我,大家都是来这里许愿的,这是理所当然的。
    理所当然——今天,当我再次听到这个理字成语之时,我感慨万千。是啊,在我们的不经意间,理学的影子就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理所当然、理所应该、理所不容……
    今天,当你再次听到这些和“理”字有关的成语之时,你是否会和我一样,唏嘘中,为它们蕴含的这份深意而深感惊奇呢!

Copyright © 2024 orgcc.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艺术网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orgcc#126.com(#换成@)  -  客服热线:1553852010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5002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豫网文【2020】5244-333号 豫B2-2015002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会员
返回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