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晋北魏时期丝绸之路与中西交往

2013-07-11 17:02:37来源:中国文化艺术网
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先后四代以洛阳为都的330多年里,由于不同的动机、目的、目标,而从当时的国都洛阳出发,沿丝绸之路向西而进行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活动,曾经发生过多次。“永

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先后四代以洛阳为都的330多年里,由于不同的动机、目的、目标,而从当时的国都洛阳出发,沿丝绸之路向西而进行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活动,曾经发生过多次。

“永平求法”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件大事,佛教界多认为这是佛教在我国正式传播的开始。东汉末年,牟融撰《理惑论》,为我国最早的佛学著作之一。它在上距永平之世100多年后,第一次记载了“永平求法”:

昔孝明皇帝梦见神人,身有日光,飞在殿前,欣然悦之。明日,博问群臣:“此为何神?”有通人傅毅曰:“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之曰佛,飞行虚空,身有日光,殆将其神也。”于是上悟,遣使者张骞、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于大月支写佛经四十二章,藏在兰台石室第十四间。时于洛阳城西雍门外起佛寺,于其壁画千乘万骑,绕塔三匝;又于南宫清凉台及开阳门上作佛像。明帝时,预修造寿陵,陵曰“显节”,亦于其上作浮图像。时国丰民宁,远夷慕义,学者由此而滋。

此外,“永平求法”还见于其他多种文献中,如《四十二章经》序、袁宏《后汉记》、范晔《后汉书》、王琰《冥祥记》、释惠皎《高僧传》、郦道元《水经注》、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魏收《魏书?释老志》等等。

曹魏甘露五年(260年),颍川(今河南禹州)人朱士行,在洛阳依羯磨法而登坛受戒,出家为僧,是我国第一位正式受戒的汉族僧人。他又是第一位开始讲经的汉族僧人,曾在洛阳讲《道行般若经》。朱士行深感汉地旧译经文过于简略而不连贯,难于通讲,于是誓志捐身,远求《大品》,在出家的当年,从雍州长安(今西安)出发,西渡流沙,到达于阗(今新疆和田),写得《大品般若经》梵本九十章六十余万言,遣弟子弗如檀等送还洛阳,后由居士竺淑兰、比丘无罗叉等译为《放光般若经》。朱士行居外23年,在他八十岁高龄时圆寂于于阗。

北魏神龟元年(518年),住在洛阳闻义里的宋云与比丘惠生,受胡太后之诏,出使西域,拜取佛经。《洛阳伽蓝记》卷五《城北》详细的记载,保存了北魏时期丝绸之路沿线一些国家的珍贵资料。宋云、惠生等在正光三年(522年)回到洛阳,取回大乘经典170部,丰富了中国的佛教文化。

当时沿丝绸之路西行而进行的这些活动,尽管规模不同、距离不同、目的地不同、内容不同、方式也不同,但无一例外,都充分体现了当时洛阳和丝绸之路密不可分的关系,体现了洛阳在丝绸之路上独特而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和作用,也就是说,当时的洛阳城是名副其实的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下面我们简略叙述一下当时西域各国、各地区沿丝绸之路东来的情况。

自东汉始,中经三国魏、西晋,迄北魏迁都洛阳,西域广大范围内的众多国家和地区,沿丝绸之路东来,“献方奇”、“纳爱质”、“东向而朝天子”,以及从事其他商贸、文化、宗教活动,并从而到达当时的国都洛阳者,可以说是史不绝书。有资料表明,东汉时洛阳一带生活着不少“西域贾胡”。《后汉书?五行志》说:“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师贵戚竞为之。”这也反映出当时洛阳肯定生活着很多胡人,从而才能影响洛阳的社会风尚。

关于曹魏时期西域各国、各地区东来的情况,《三国志》卷三十《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云:“魏兴,西域虽不能尽至,然大国龟兹、于阗、康巨、乌孙、疏勒、月氏、鄯善、车师之属,无岁不奉朝贡,略如汉氏故事。”《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注还引《魏略?西戎传》说:“(大秦)常欲通使于中国”,“又常利得中国丝,解以为胡绫,故数与安息诸国交市于海中”。这些“中国丝”的一部分可能由中国人西行带去,另一部分即应由西域人东来洛阳带回。

《晋书》卷九十七《四夷传》云:“武帝太康中,其(焉耆国)王龙安遣子入侍。”“及子会立,袭灭白山,遂据其国。”“会有胆气筹略,遂霸西胡,葱岭以东莫不率服。”同传又说:“太康六年,武帝遣使杨颢,拜其(大宛国)王蓝庾为大宛王。蓝庾卒,其子摩之立,遣使贡汗血马。”“武帝太康中,(大秦国)其王遣使贡献。”“泰始中,其(康居国)王那鼻遣使上封事,并献善马。”另据有关佛籍记载,著名高僧竺法护、佛图澄都曾在西晋时期来到洛阳。

有关北魏迁洛以后的情况,《魏书》卷一百一十《食货志》云:“魏德既广,西域、东夷,贡其珍物,充于王府。又于南垂立互市,以致南货羽毛齿革之属,无远不至,神龟、正光之际,府藏盈溢。”《魏书》卷八《世宗纪》云:“(景明三年)于阗国遣使朝献。”“是岁,疏勒、罽宾、婆罗捺、乌苌、阿喻陀、罗婆、不仑、陀拔罗、弗波女提、斯罗、哒舍、伏耆奚那太、罗般、乌稽、悉万斤、朱居般、诃盘陀、拨斤、厌味、朱沴洛、南天竺、持沙那斯头诸国并遣使朝贡。”“(景明四年)南天竺国献辟支佛牙。”同卷又记载:“(永平元年二月)勿吉、南天竺并遣使朝献。”“(三月)斯罗、阿陁、比罗、阿夷弋多、婆那伽、伽师达、于阗诸国并遣使朝献。”“(七月)高车、契丹、汗畔、罽宾诸国并遣使朝献。”“是岁高昌国王麹嘉,遣其兄子私署左卫将军孝亮,奉表来朝,因求内徙,乞师迎接。”“(永平二年正月丁亥)胡密、步就磨、忸密、槃是、悉万斤、辛豆那、越拔忸诸国,并遣使朝献。壬辰,嚈哒、薄知国遣使来朝,贡白象一。乙未,高昌国遣使朝贡。”“(三月)磨豆罗、阿曜社苏突阗、地伏罗诸国,并遣使朝献。”“(八月)高昌、勿吉、库莫奚诸国,并遣使朝献。”“(十二月)叠伏罗、弗菩提、朝陁咤、波罗诸国,并遣使朝献。”同书《肃宗纪》云:“(熙平元年二月)吐谷浑、宕昌、邓至诸国,并遣使朝贡。”“(四月)高昌、阴平国,并遣使朝献。”“(五月)吐谷浑遣使朝献。”“(七月)高昌国遣使朝献。”“(八月)宕昌国遣使朝贡。”该卷又说:“(神龟元年二月)嚈哒、高丽、勿吉、吐谷浑、宕昌、疏勒、久末陀、末久半诸国,并遣使朝献。”“(三月)吐谷浑国遣使朝贡。”“(四月)舍摩国遣使朝献。”“(五月)高丽、高车、高昌诸国,并遣使朝贡。”“(七月)戊戌,吐谷浑国遣使朝贡。”“丁未,波斯、疏勒、乌苌、龟兹诸国,并遣使朝献。”“(神龟二年二月)吐谷浑、宕昌国并遣使朝贡。”“(四月)嚈哒国遣使朝贡。”

《洛阳伽蓝记》卷四《城西》记法云寺说:“西域乌场国胡沙门昙摩罗所立也,在宝光寺西,隔墙并门。”“摩罗聪慧利根,学穷释氏。至中国,即晓魏言及隶书。”“作祗洹寺一所,工制甚精,佛殿僧房,皆为胡饰。”“京师沙门好胡法者,皆就摩罗受持之。”“西域所赍舍利骨及佛牙经像皆在此寺。”该书卷三《城南》还记载说:永桥南,道东有白象、狮子二坊。“白象者,永平二年,乾陀罗国胡王所献。皆设五采屏风,七宝坐床,容数人,常养于乘黄曹,象常坏屋毁墙,走出于外,逢树即拔,遇墙亦倒。百姓警怖,奔走交驰,胡太后遂徙象于此坊。”“狮子者,波斯国胡王所献也……普泰元年,广陵王即位,诏曰:禽兽囚之,则违其性,宜放还山林。狮子亦令送归本国。送狮子者以波斯道远,不可送达,遂在路杀狮子而返。有司纠劾,罪以违旨论。广陵王曰:岂以狮子而罪人也,遂赦之。”

当时的洛阳,既是中国使节、商人、僧人等沿“丝绸之路”西行最主要的出发地,也是西方各国、各地沿“丝绸之路”东来的最主要的目的地。故《后汉书?西域传》、《晋书?四夷传》等在介绍西域诸国时,凡记载距离里程的,皆以洛阳为起点,如《西域传》记疏勒国“去洛阳万三百里”,莎车国(今新疆莎车一带)“去洛阳万九百五十里”,于阗国“去洛阳万一千七百里”,大月氏国“去洛阳万六千三百七十里”,安息国“去洛阳二万五千里”等。据朱绍侯先生统计,《后汉书?西域传》列专条介绍西域诸国的共23国,其中有明确里程记载的13国,其起点无不始自洛阳。朱先生还指出,不仅《后汉书》,而且较《后汉书》成书早50余年的《后汉纪》,作者袁宏在记载西域诸国里程时,也是以洛阳为起点计算的,如“鄯善治驩泥城,去洛阳七千一百里”,“焉耆治河南城,去洛阳八千二百里”,“大月氏国治蓝氏城,去洛阳万六千三百七十里”,“西域之远者安息国也,去洛阳二万五千里”。

洛阳作为著名的国际大都会,在东汉、三国魏、西晋、北魏(迁洛之后)时期,对生活在这里的西域人都有很好的安置。例如在东汉时,广阳门(洛阳城西垣三门之南数第一门)外有胡桃宫,另有蛮夷认置邸以居的“蛮夷邸”。北魏时,特在洛阳城南、洛水永桥以南、伊洛之间,御道东设四夷馆:一曰金陵,二曰燕然,三曰扶桑,四曰崦嵫;御道西设四夷里:一曰归正,二曰归德,三曰慕化,四曰慕义。当时的安排是:“吴人投国者处金陵馆,三年已后,赐宅归正里。……北夷来附者处燕然馆,三年已后,赐宅归德里。东夷来附者,处扶桑馆,三年以后,赐宅慕化里。”当时的情况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贩胡客,日款于塞下”。这些记载,生动地反映了当时西域诸国东来洛阳以及丝绸之路上政治、经贸、文化交往的繁忙景象。(连载之三)

(作者系洛阳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研究会会长 徐金星)

Copyright © 2024 orgcc.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艺术网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orgcc#126.com(#换成@)  -  客服热线:1553852010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5002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豫网文【2020】5244-333号 豫B2-2015002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会员
返回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