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遗址靓貌,周边村民“华丽转身”变市民

2013-07-12 17:42:05来源:大河报
回洛仓遗址内一个个巨型粮仓整齐排列回洛仓遗址内全景图一条大河一条路之回洛仓推倒围墙竖起栅栏,隋唐景象世人尽览——遗址靓貌,周边村民“华丽转身”变市民回洛仓,一个沉睡千年,重见天日不到10年

回洛仓遗址内一个个巨型粮仓整齐排列

回洛仓遗址内一个个巨型粮仓整齐排列

回洛仓遗址内全景图

回洛仓遗址内全景图

一条大河一条路之回洛仓

推倒围墙竖起栅栏,隋唐景象世人尽览——

遗址靓貌,周边村民“华丽转身”变市民

回洛仓,一个沉睡千年,重见天日不到10年的国家粮仓。

走访遗址现场,那些整齐排列着的仓窖,印证着隋唐盛世时的国家财力。一千多年来,朝代频繁更迭,潮落潮涨,这些仓窖早已深埋地下。千百年后,当被发掘出来,它们依然完好无损。一千多年前,这里曾创造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储粮技术;而如今回洛仓遗址周边的村民,早已过上了市民生活,根本不需要存粮。他们喜爱吃的食物,直接在附近商超和集贸市场就能买到。

回洛仓的被发掘,就像遗址围墙被推倒后设置了栅栏一样,不经意间让路人领略了隋唐时期,一个国家级粮仓的丰饶和壮阔。

探访 推倒围墙让世人尽睹回洛仓风采

2013年7月初一行来到洛阳市瀍河区瀍河乡310国道附近,在310国道与小李村铁路立交桥交叉口西侧,这里时刻都有大货车疾驰而过,隆隆的过车声与路边北侧沉睡的回洛仓遗址形成鲜明比照。

看到记者背着相机问路,盘龙路路边的小商贩主动问:“你们是来看回洛仓的吧?回洛仓出名了,最近好多官员、专家来考察。”回洛仓,以前只在历史课本上听说过,没想到如此近地呈现在了眼前:遗址被矮矮的围墙圈着,仿佛要把310国道川流不息的嘈杂声隔开。

几名工人正在推倒砖砌的旧围墙,听他们说要用镂空的围栏取代,让来不及入园观看的路人也能远眺到园内的情形。穿过简易工地大门,沿着水泥板路,最先看到的是一个直接从地平面拱起的建筑物,建筑物下面则是一个直径约10米的窖口,整个仓窖越往下越窄,像一个被无数次放大的米缸。沿着砌好的黄土台阶,能直接下到窖底,窖底距离地面约9米,站在窖底能感觉到一丝干凉,窖口周围未发现柱洞和建筑遗存。

据考古专家介绍,仓窖的周壁和底部均设有一层青膏泥,这种泥具有“防潮”效果。采访中,不时有麻雀飞过来,麻雀沿着仓窖周壁,不时飞到窖底。附近村民说,麻雀出没的地方,就是粮食比较多的地方,千百年来这个道理没变过。坊间的说法,也得到了专家的印证。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隋唐研究室副研究员王炬介绍说,回洛仓北靠邙山南麓的缓坡带,南望隋唐洛阳城,距隋唐洛阳城外郭城北墙1公里。这里地势高,不容易积水,而且当时人们将窖壁挖好后用火烘干,把草木灰顺势摊在窖底,上铺木板,木板之上铺席子,席上垫谷糠后再铺席子;窖壁也用两层席子夹一层糠,里面装粮食,离地面半米处同样用“席子夹糠”法覆盖,然后封土,这都起到了很好的干燥隔离作用。

重现 建设一拖东风红轮胎厂时被发掘

回洛仓建于隋炀帝迁都洛阳之后,历经千年沉寂,直到2004年,它才被洛阳市文物工作者发现。

据了解发现,回洛仓的重见天日,主要分3个大的年份时间节点:2004年9月至2005年6月,原洛阳市文物工作队为配合洛阳一拖东方红轮胎厂区的建设,钻探出71座仓窖,选择了其中的3座进行了试掘;2009年7月,又进行全面勘探,确定了仓城东、北、南三面城墙的准确位置;2012年1月至10月底,为配合大运河申遗,进行第三次勘探、发掘。目前,回洛仓遗址已钻探出仓窖220座。

根据钻探调查和考古发掘,已知回洛仓城呈长方形,东西长1140米,南北宽355米,仓城墙宽3米。分为管理区、仓窖区、道路和漕渠几部分。仓窖成组分布,整齐排列,根据对仓窖分布规律的推算,整个仓城仓窖的数量在700座左右。已布大小探方11个,发掘总面积4000平方米。目前,已清理出仓窖4座,清理出仓城内主要道路2条。

眼下,遗址东侧有一处仓窖已被发掘和保护起来,遗址北侧有3个仓窖处于半发掘状态,工作人员已在这三处仓窖上方搭建了保护建筑物,整个工作预计最快本月底将结束。奇怪的是,在遗址上,一个个圆形的苗圃非常醒目,工作人员说,每个圆形苗圃下面都隐藏着一个仓窖,圆形苗圃直径大致就是仓窖开口直径。“当年勘探时,考古人员对大部分仓窖都进行了勘探,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仓窖,现在都种上了植物对仓窖位置、大小进行绿化标识。”工作人员解释说。

据了解到,目前全国储存粮食的大多为地上粮仓,也就是高大平房仓,只有郑州以西到灵宝附近,因为这里的土质是黄黏土,不干燥不渗水,还有一部分地下粮仓。据洛阳市粮食局储运科科长孟建峡介绍,目前高大平房仓里有排风扇、窗户,起到通风散热的作用,工作人员还会用测温仪测量仓房的温度。除此之外,仓房里还有安装好的测温线,布有上百个测温点,可以实现全面控制粮食温度的数字化。“回洛仓跟今天国家粮库的现代化科技管理手段没法比,但在唐朝,回洛仓的储粮方法还是很先进的。”孟建峡说。

在隋朝,回洛仓是当时最大、最著名的粮仓,但到了唐朝,由于各种原因,它的地位逐渐被含嘉仓取代。

然而奇怪的是,历史文献中关于回洛仓的记载却较少,有关的专题研究也不多见。史料记载,隋炀帝迁都洛阳,在洛阳城北修建回洛仓,作为供应东都粮食的储备仓库。回洛仓隋末被瓦岗军占领。《隋书·食货志》:“炀帝即位……始建东都……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徒洛州部内人及天下诸州富商大贾数万家,以实之。新置兴洛及回洛仓。”此外,《资治通鉴》卷一八○:“炀帝大业二年十二月,置回洛仓于洛阳北七里,仓城周回十里,穿三百窖。”另外,《文献通考》卷二五“国用考”记载,大业年间,“置洛口回洛仓,穿三千三百窖,窖容八千”。史料记载,大业七年(611年),东郡法曹翟让因犯罪而被下狱,狱吏黄君汉私自释放了他。于是,他逃亡瓦岗(今河南滑县东南)聚众起义。大业十二年(616年),瓦岗军夺取荥阳,次年二月占领兴洛仓并开仓放粮。该年四月,瓦岗军逼近东都城郊,攻破回洛仓(在今河南洛阳东北),致使东都粮食缺乏,陷入困境。九月,瓦岗军又攻破黎阳仓(在今河南浚县东南),开仓放粮,起义军增加了二十多万。这时,瓦岗军有数十万之众,控制了中原广大地区,达到了鼎盛时期。隋朝将粮仓设置在城外的教训,让唐朝的主政者看清了“前车之鉴”,下定决心在城墙内修建了含嘉仓。

从此,洛阳城外的回洛仓因不利于战略防御而被废弃。已发掘仓窖内出土遗物的年代均为隋至初唐,特别是C56号窖内出土一块“大业元年”铭文残砖,与文献中记载的回洛仓兴建的年代相一致。

往昔 失回洛仓者失天下的惨烈战斗

当下 附近村民

过上城里人

的生活

探访掩埋着回洛仓、含嘉仓等国家级粮仓的遗址,可以想象到曾是天下粮仓重地的所在,当年是如何丰饶和壮阔。千百年过去了,在此繁衍生息的居民生活,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村里采访中可看到,村民已经很少耕种,家里存粮的少之又少。该村8组村民马贯乐说,几年前,他们组每人可以分到8分地,全家共有四五亩地,刚分到地时,每亩产量只有百十斤,能勉强够吃就不错了。后来随着施肥、灌溉等条件的改善,亩产达到了千把斤,当时每户都能存2000斤粮食,是全家一年的口粮,多余的粮食卖掉挣钱。“这几年我们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耕地都开发利用了,现在有耕地的村民已经很少了,偶尔种一两亩地,麦子刚打下来就被面粉厂收走了,我们想要啥就买啥,大家都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马贯乐说。

据了解,这里的村民有房子,有家电,不少人家还买了小汽车,最关键是有了钱,他们已经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不少村民说,最让他们期待的是,希望此次申遗成功后,这里能发展成可供游客参观的景点,“到时候,俺们这儿商机无限,做些小营生,不但不愁生计,还能越过越好。”他们说,随着申遗的临近,每天都会有不少马坡村和小李村等村落的居民,来遗址附近走走,看看,大伙儿的心里充满了喜悦和希望。

Copyright © 2024 orgcc.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艺术网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orgcc#126.com(#换成@)  -  客服热线:1553852010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5002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豫网文【2020】5244-333号 豫B2-2015002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会员
返回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