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铁丝网、玻璃房 “保卫”汉函谷关(大河报)

2013-07-16 10:17:25来源:大河报
现场出土的“安世”瓦当 汉函谷关关楼青山绿水、新桥古关,汉函谷关保护展示工程接近尾声核心提示:随着丝绸之路、大运河申遗工作进入“倒计时”,各申遗点保护展示工程基本接近尾声。作为东汉时期

现场出土的“安世”瓦当

现场出土的“安世”瓦当

汉函谷关关楼

 汉函谷关关楼

青山绿水、新桥古关,汉函谷关保护展示工程接近尾声 

核心提示:随着丝绸之路、大运河申遗工作进入“倒计时”,各申遗点保护展示工程基本接近尾声。作为东汉时期丝路起点洛阳西行必经的重要关隘遗存,汉函谷关保护展示工程如今已接近尾声。这项工程有何“看点”?近日,大河报记者前往新安县进行了探访。

【印象】

青山绿水、新桥古关,仿佛置身水乡

参观汉函谷关遗址,第一站是新建的游客服务中心,该中心修建在310国道旁,周围是一片树林。穿过游客服务中心往北,视野突然开阔:眼前出现了一条自西向东奔腾的河流,河上架一座小桥,通向对面一座青山。绿树苍苍,几只飞鸟在水面盘旋,让人一时间仿佛置身水乡,与汉函谷关一向给人古朴苍凉的“风格”颇有些不同。

“这座桥是连接管理区和遗址区的纽带。”新安县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说,过了桥,沿着临河的土路向西行,不远处,隐隐可以看到灰色的关楼、土黄的关墙遗迹以及阙台遗迹。

据工作人员介绍,汉函谷关始建于公元前114年,沿用秦函谷关(在今灵宝市)关名。汉函谷关在西汉时期是防卫都城长安东边最重要的军事关隘;至东汉时期,都城东移至洛阳盆地,汉函谷关就成为洛阳周边八关之首,具有重要地位。

【探访】

其貌不扬的“土丘”是汉代遗存

走至关楼前,那种古朴苍凉的“风格”再次扑面而来,经过文物局工作人员多日的努力,关楼已经进行了加固处理,曾经略微残破的部分被工作人员以同色调的青砖加以修补,显得更加庄严、巍峨。

“(汉)函谷关经过多次修复,目前我们看到的关楼是上世纪20年代修复的。”新安县文物局副局长王欣介绍说,当时的关楼是3层,如今残存2层,底层保留较好。记者看到,整个关楼通道由大青石建成,其中几块青石上刻有“一尺二寸”4个字,据工作人员介绍,由此可见,建造关楼时,对青石规格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

顺着搭建的木梯,来到关楼2层,裸露的石块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走近看,一张“铁丝网”将其整个包裹了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王欣介绍,这是保护展示的一种方式,既对关楼进行加固,也可以让参观者看到关楼内部的结构和真实的状态。

关楼东侧约百米处,是两座不大的“土丘”,别看这“土丘”其貌不扬,却是从汉代保留下来、历经千余年的遗迹:南侧为望气台,北侧为鸡鸣台,可以看到明显的夯土层。

【演变】

厚35米的城墙,被埋在脚下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王咸秋负责现场发掘工作,据他介绍,函谷关不仅有关墙,而且最新一轮的考古工作还发现了关城东墙和关城南墙,两者相交组成一定空间,说明汉函谷关不仅是一道关,还是一座城。此外,在城墙南北两侧,还发现了外延的防御设施:长墙。

如今,为了使参观者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当年汉关的结构,工作人员在关楼东南搭建了一个保护棚,对关城东南墙以及排水设施等遗址进行现场展示。

走进保护棚,脚下是黄土和石块,城墙在哪里呢? “城墙就在我们脚下。”王咸秋介绍说,经过千年的演变,汉代的城墙已经下沉,被黄土掩埋了起来,经发掘看到,东城墙一部分由夯土制成,一部分由石块制成,其中,夯土城墙基础部分最厚达35米,上面的墙体也厚达22米。

在保护棚中,记者看到了出土的残缺瓦当,上书“安世”两字。

【保护】

用玻璃房展示古道路剖面

在新一轮的考古发掘中,还有另一个重要发现:一条横贯关城、残存长度约400米的汉代道路,据介绍,这条古道位于现有道路下约3米,是汉代进出函谷关的唯一道路,汉函谷关是连接西安、洛阳的重要通道,因此可以说这段路是当年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

为了更好地保护展示,考古人员在关楼西侧对古道路做了一个剖面,按照考古学上的年代可划分为12期,最早的一期为汉代,并建造一个玻璃房对古道剖面进行展示。

Copyright © 2024 orgcc.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艺术网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orgcc#126.com(#换成@)  -  客服热线:1553852010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5002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豫网文【2020】5244-333号 豫B2-2015002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会员
返回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