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丝绸商路带出文明圣地(东方今报)

2013-08-20 09:27:02来源:东方今报
过去这6天,我一直待在甘肃。客观地说,这是一片贫瘠的土地,东边秦岭山脉孕育了黄土高坡些许青郁葱岭,西边绵长干涸的祁连山脉则造就了难见绿洲的戈壁滩涂。在黄土地与戈壁滩上有着一条举世闻名的河

过去这6天,我一直待在甘肃。客观地说,这是一片贫瘠的土地,东边秦岭山脉孕育了黄土高坡些许青郁葱岭,西边绵长干涸的祁连山脉则造就了难见绿洲的戈壁滩涂。在黄土地与戈壁滩上有着一条举世闻名的河西走廊。

1000多年前,沿着这条走廊形成了两条我们现在要探寻的丝绸之路。如果说,丝绸之路给西安和洛阳带来了盛名与繁华,给甘肃留下的,则是一座座佛教石窟。从某种意义上说,甘肃是丝绸商路带出的文明圣地。

●戈壁滩见证信仰的力量

从进入甘肃第一站——天水市麦积山石窟(相关报道详见8月16日《东方今报洛阳读本》),在不同的佛像石窟之间寻找丝绸之路的足迹开始,我便进入了一种极其兴奋的状态。因为很小的时候,敦煌莫高窟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我在想,当驼队走在丝绸之路上时,无论是生存环境还是文化交流,这里与西安和洛阳相比并不占优势,为何会留下如此灿烂的文化成果呢?它在丝绸之路上到底占据着什么样的位置?这些,其实也是我们此次采风活动的真正意义所在。

西安和洛阳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东西方文明的成果在这两地完成最终交融,自然能够带来更多的繁华、荣耀与喧嚣。甘肃则完全不同,这只是整个行程的一段而已。当驼队走在这里,面对长达几千里、少见人烟的戈壁和黄土高坡,人们心里想得最多的,恐怕是早日走出去。路途中的短暂停留,也只是歇歇脚。他们留给这里的印记并不多,有两种人是例外的,佛教人和慕名而来的文人。一支佛教驼队,尽管渴望早日一睹大汉或盛唐帝国的盛景,但他们考虑最多的,还是将自己的信仰传给所能走过的每一地、能见到的每一人,汲取东方几千年的文明素养。他们在面对长时间走不出的戈壁滩时,靠的是信仰。如今这里最多、最文明的景点遗址,也与宗教有关。他们创造出来的石窟佛像、寺院等,便成了商旅驼队的停留驿站,他们在这里补给食物与水,同时也建立自己的信仰,以更大的力量支撑走完全程,拜托心灵上的荒漠。可以说,甘肃便成了丝绸商路带出的文明圣地。

●从军事重地到商贸古镇

比如,甘肃最著名的“三大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和炳灵寺石窟。敦煌莫高窟以壁画见长,麦积山石窟以泥塑为最,炳灵寺则以石雕著称。除此之外,还有诸如张掖大佛寺卧佛、锁阳榆林窟等大大小小佛教圣景几十处,就连中国佛像石窟的鼻祖天梯山石窟也在这里。

丝绸之路形成时期,甘肃是中国的西北边陲,古人“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风不度玉门关”等诗句是最好的写照。阳关和玉门关是丝绸之路上最著名的关口,也是通往西域的唯一通道。出了关就代表着出了国,驼队商人也就真正成了“外乡人”。

正因为此,长长的丝绸之路在甘肃岔分为二。北线是主线路,代表性的遗存是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等,南线则位于偏远的临夏永靖县黄河边上,以炳灵寺石窟为最。

当然,边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是,作为军事重地的关卡,也极易形成一座座商贸古镇,经历几千年的沧海桑田后如今成了一处处遗迹。明代嘉峪关建立之处虽定位军事要塞,但9年之后俨然成为丝绸之路通道。这里的一切都在证实着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片段。

我所感悟的是,驼队的脚步所至,带来的不仅是佛经典籍、佛像石窟,还让我们关注和思考丝绸之路时期辉煌的来源和去处。也包括,佛教驼队对荒漠地带的成功利用,给走在丝绸之路的商旅们提供了驿站,支撑了荒漠条件下的行旅交通,最终使得东西方文明线路得以贯通。奇怪的是,它非但没有造成环境上的破坏,反而成为一处处经典文化留存。这一点,足够让我们现代人思考。 

Copyright © 2024 orgcc.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艺术网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orgcc#126.com(#换成@)  -  客服热线:1553852010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5002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豫网文【2020】5244-333号 豫B2-2015002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会员
返回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