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我们都是丝路申遗生力军(东方今报)

2013-09-06 10:55:29来源:东方今报
采风团在那拉提哈萨克第一村9月4日下午,历经25天,跋涉一万两千公里,沿着古丝绸之路两翻天山、三过秦岭,途逢两次地震……但我们毫发无损地回来了,一个也不少,一辆车也没落下。我们都说,这已经是最

采风团在那拉提哈萨克第一村

采风团在那拉提哈萨克第一村

9月4日下午,历经25天,跋涉一万两千公里,沿着古丝绸之路两翻天山、三过秦岭,途逢两次地震……但我们毫发无损地回来了,一个也不少,一辆车也没落下。我们都说,这已经是最大的圆满。

对我来说,此次西行如同一次探险,太多的疑惑、太多的惊喜、太多的感动,让我忘却了时间与艰辛,享受每一刻。采风过程中,我曾在稿子里说,历史感受与现实交织在一起,令我终生难忘,而实际是,话无论怎么说都难以尽意表达。

今天,这篇西行漫记,就是想把我最直接、最难忘的部分经历跟大家分享一下。正如在洛阳市委工作的陈鹏先生所说,通过记者的视角留下更多鲜活的历史记忆!

◎出发前的惶恐

获知要去参加此次重走丝绸之路活动时,我其实倍感压力。丝绸之路是一条享誉国际的名道,它背后的荣誉和厚重,我该如何展现?如何能摆脱一般采访写法脱颖而出?我始终担忧自己微薄粗浅的知识,难以让读者彻底了解我们要走的丝绸之路,更怕误导读者。

惶恐中,我出发了。刚走到第一站,东方今报社编委、洛阳中心主任孟亮给出了一个非常好的方式,以夹叙夹议的方式,展示一路上的见闻,并思考关于丝绸之路的种种元素,以思想和观点取胜。为直观表达,专栏取名为“郭帅说‘丝路’”。在此基础上,我决定用一种被称作“文化大散文”的文体,融入更多自己在现场的感受、观点与思想。这里的观点并不是得知一种另类错误的历史看法,而是思考更深一些,尽量寻找不同景象之间的关联性,寻找共同促成它们的内在原因。

我相信,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读者想要了解一些景点遗迹的历史文化知识很简单。我应该让读者知道我站在现场的真实感受,尽量加深一层。

这一报道方式首先在采风团内部引起了共鸣。随团的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研究会会长徐金星,及研究会秘书长、活动领导宁健均给出了“报道标杆”等较高评价。陈鹏也认为,对“今报”来说是一次创新的尝试。

◎系统性认知丝绸之路

此前,我对古丝绸之路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或者说,只知道洛阳市是东方起点。它为何叫丝绸之路?怎么形成的?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为何西安要与洛阳争论起点?曾经的辉煌为何会变得尘封沉寂等,这些均不能在我脑中形成清晰问题,更不要说去了解了。

整个过程,我都试图寻找上述几个问题的答案,更为重要的是,我在探寻它们之间的关联性,以求对丝绸之路有个系统性的认识。

比如,甘肃酒泉市瓜州县附近的锁阳故城遗址。这是我见到的第一个故城遗址,它已经沉睡500年,只剩下一堆堆的黄土,轮廓模糊地向我们宣告这曾经是一座城市,只是我欣赏不了。后来的采风中,我才知道,类似的故城遗址频繁出现。

在详细获得这些遗址的信息后,我终于明白,一座故城遗址的背后,都代表着一段繁华。或者是丝绸之路商贸史,或者是一个小王朝兴衰史。而全土结构的城墙房屋,也是因“西域”极度的干旱环境。

走完古丝绸之路国内这一段,我真切感受了文明国度中的汉唐风韵、茶马古道、丝绸贸易。终于,我系统性地认知了丝绸之路这条以中国商品命名的“国际通道”,包括张骞这个凿空人、玄奘这个见证人,还有那些个时代、那些个人物,以及创造的奇迹。笔下,我也曾一次次试图对远古进行呼唤、对话、思考、记忆。

◎西安兴教寺的启示

沿途所经,以佛教遗存居多,这也是我曾经很疑惑的地方。多亏徐金星会长为我指点迷津。他说,广泛意义上的西域诸国都有自己的信仰,佛教是最主要的,因而古丝绸之路上,佛教的传播是最重要的内容。这次采风,我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进行了一次完整寻访。几乎每个遗存都有玄奘的踪影,我一次次看到了他西域寻经的坚韧故事。对于他圆寂后所葬兴教寺,更有一番别样感触。洛阳的佛教氛围还是比较浓厚的,释源祖庭白马寺和龙门石窟足以说明一切。兴教寺,则给出我们另一个启示。对于洛阳佛寺,也算是有个借鉴的典例。

9月3日上午,我们的车辆是直接进入兴教寺内停车场的。寺院不大,门口没有售票点,大门敞开,里面没有任何与商业有关的痕迹,寺内的和尚也不见一个,这令我很是奇怪。在我的直观感觉中,这是一方佛教净土,敞开胸怀坦然接纳着来自不同方向、不同人群的朝圣者、膜拜者。好不容易在唐三藏塔旁见到一僧人,问其原因,僧人则说,寺内不需花钱,够用即可,全凭居士随心所愿。我听后甚是感慨。从寺内众多参观人眼神中可见,大多人因而更多一份对寺院的尊重,对玄奘的钦佩。

◎我们都是申遗生力军

8月24日,我们参观了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的北庭故城。北庭故城背后的王室繁华景象仍盘绕在我的脑海中,一出门便有一惊喜:《洛阳晚报》组织的“牡丹使者”丝绸之路采风团到了。

我了解到,8月12日,在我们出发后的第三天,由《洛阳晚报》记者、洛阳文史专家、企业家和热心洛阳市民组成的采风团也出发了。难怪国内有人质疑申遗活动中“洛阳想单干”。自2006年丝绸之路被提出申遗开始,洛阳对丝绸之路申遗表现出一种极其活跃的姿态。丝绸之路申遗到了如此紧要关头,洛阳各界更是坐不住,摩拳擦掌要为成功申遗做点贡献。

同在一个城市,同怀一个梦想,同肩一份责任,一段难得的缘分,我们都在努力。因为我们都知道,古代东、西方两大文明体系独立起源,到西汉和罗马帝国时期开始接触和交往,从而构成了后来世界史的主要内容。它们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就是丝绸之路,而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就在洛阳。洛阳人就该这样积极主动去办“丝绸之路沿线城市想办该办而未办的事”。在助推申遗的同时,我们还在宣传洛阳的城市品牌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洛阳与丝绸之路沿线其他城市在经济、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整个8月份,或许不少洛阳市民也在疑惑:申遗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洛阳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在大篇幅报道丝绸之路?不管怎么说,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总有机会了解一下丝绸之路以及申遗。而这,就是我们的共同目的、共同愿望。如徐金星会长所说,重走丝绸之路更是一种精神的弘扬和传承。

Copyright © 2024 orgcc.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艺术网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orgcc#126.com(#换成@)  -  客服热线:1553852010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5002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豫网文【2020】5244-333号 豫B2-2015002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会员
返回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