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专题 > 《老家孙都》系列文化丛书 > 人文孙都村——历史的遗迹

寂寞的“王黑子”牛槽

2020-01-02 15:13:51来源:《老家孙都》
万山湖边,有三个石牛槽,每个长约一丈,宽高约二尺。几百年来,它们静静地躺在山顶上,任凭风雨磨平了身上的一道道凿痕。

万山湖边,有三个石牛槽,每个长约一丈,宽高约二尺。几百年来,它们静静地躺在山顶上,任凭风雨磨平了身上的一道道凿痕。

它们的主人是谁?他为什么开凿这么大的石牛槽?这儿,是大片陡峭的山坡,向东南一条弯弯的山路,穿过片片梯田,把几个小村连起来:云坡头,石陵,石板凹,没粮台儿,横水……

答案就在新安县仓头镇孙都村的黑子楼上。明末崇祯年间,旱灾蝗灾连年发生,响马刀客蜂涌而起,祸乱像洪水一样冲击着明王朝的角角落落。“结寨防匪,抵御流寇”成了天下头等的大事,新安孙都村的丝绸商王应成(小名王黑子),迫于形势压力,决定在自已家乡孙都村建一座堡楼,用以自保。

建堡楼的黄土,石灰,砖瓦,木料,黏米等都不成问题,但绝不可少的长条石,从哪儿弄?没有长条石,堡楼就不具备多少抵御力,怎么办呢?

经过多方考察,孙都村西北方云坡头一带山上的大青石进入了王应成的视线,遂打算开采。为了解决牲囗的“温饱”,又决定就地开凿三个大石牛槽,做为牲口的“饭碗”,在工地上补给它们的口粮,以提高运送石条的效率。

山路张紧了人们的思路,眼前的形势把江南的蚕丝和新安的山石拧在一起,山石的开采动工了。暴涨的青筋,沙哑的号子,开始打破山林的宁静,一个不朽的工程在新安的一隅艰难地分娩着。虽没有修筑万里长城的气势,却也有盘古开天劈地的气概,这儿,有多少哀怨凄凉的故事,随着石匠的阵阵锤凿声,发生在新安的一道道山沟里?

QQ截图20191228155341.jpg

腾起了一道道炊烟,累弯一个个身躯,长条石沉重地从大地的“肋骨缝里”扣出来,经过千锤万凿,软磨硬泡,三个大石牛槽生成了。它们质地坚硬,花纹匀称,脉络清晰,像三个孩子,出现在人们面前。看着它们,王应成喜上眉梢,盛上草料,牲口们即刻欢快地吃起来,他当场奖励了工匠,并开始转运石条。

骠肥体壮的牲口,驮起大车,载着厚实的长条石,过云坡头,石板凹……往孙都挪来,孙都村里,一座堡楼渐渐建了起来。二十多米高的楼墙,厚约一米,以黄土,石灰,米汤粘合而成,上部外围是砖,下部是一块块长条石,密集地啮合在一起,几乎刀刃也插不进去。堡楼上部,有水井,石辗,精舍,粮仓,有地道通到地下,周围是长长的结实的寨墙,在世人眼中,它固若金汤,稳如泰山,足以抵得住刀客响马的冲击。

堡楼刚刚建成,石槽还来不及喘息,起义军就杀声震天地扑过来,三兄弟们一下子被搁置在高高的山坡上。坚固的堡楼,阻挡着从西北方冲来的滔滔怒火。在阵阵厮杀里,它伤痕累累,但十多米高的身躯,一直屹立着,守望着远方寂寞的石牛槽。

这一守望,就是三百多年。三百多年后的堡楼,依然保持着最初的风貌,矗立着,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黑子楼”。它所守望的石牛槽,像垂垂老矣的三兄弟,成了新安土地上古老而陌生的守望者,守望着家园,守望着曾经付出的朴实和坚强。

“山中的老虎呀,美在背;树上的百灵呀,美在嘴”,这三个寂寞的石牛槽呀,美在那千磨万锤。那历历凿痕,是勤劳,也是坚强,它们和黑子楼一样,见证了新安曲曲折折的历史,是新安东北一角不可或缺的文化遗产。

( 作者:王金锋)

Copyright © 2024 orgcc.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艺术网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orgcc#126.com(#换成@)  -  客服热线:1553852010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5002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豫网文【2020】5244-333号 豫B2-2015002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会员
返回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