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专题 > 《老家孙都》系列文化丛书 > 人文孙都村——传奇人物

王黑子:河洛仁商烁古今

2020-01-11 11:03:26来源:《老家孙都》
出新安县城向东北方向行驶25公里, 有一个叫做“孙都”的村庄,村内有一明末建筑,村人唤其“王黑子楼”。王黑子楼看着很普通,仅有不甚巍峨的楼座和狭小的门洞,没有修葺,没有碑刻诗词,甚至没有游人,让人略感失望,但当了解到王黑子楼的前世今生后,随之而来的便是一份钦佩和感动。

出新安县城向东北方向行驶25公里, 有一个叫做“孙都”的村庄,村内有一明末建筑,村人唤其“王黑子楼”。王黑子楼看着很普通,仅有不甚巍峨的楼座和狭小的门洞,没有修葺,没有碑刻诗词,甚至没有游人,让人略感失望,但当了解到王黑子楼的前世今生后,随之而来的便是一份钦佩和感动。

王黑子楼为明朝大财主王黑子所建,原高30多米,由于站在楼顶能看到洛阳,所以又叫做“望京楼”。王黑子原名王应成,生于万历十三年,正是大明王朝由盛转衰时期。其时朝廷柱石张居正已死,万历皇帝称病不上朝,匪患四起,民不聊生,后金努尔哈赤虎视眈眈觊觎良久,大明王朝风雨如晦,飘飘欲坠。

国难思良将。在乱世,有胆识的都去从军卫国保边疆,凭借刀枪战功觅封侯。而王黑子由于祖孙三代都是做丝绸大生意,不舍得丢弃家业,只好边关心时局边经营自己的生意。可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算盘声,声声入耳。

王黑子关心时局的眼线,正是福王朱常洵,因为他们是换了金兰帖的好兄弟。万历皇帝休假式疗养不上朝,作为藩王驻守洛阳的福王乐逍遥,每天同王黑子在洛阳周边游山玩水,吃喝玩乐,王黑子虽然看不起他,但也得供养着他。

有福王朱常洵的牵线搭桥和奏章中的不断美言举荐,万历皇帝对王黑子高看有加,加上王黑子每年都向朝廷捐献巨资,最终被万历皇帝封为“保国财主”,授予光禄寺署正。

有了皇帝的支持,王黑子的生意是越做越大,王黑子主要经营丝绸,在汉口开办有大型纺织厂,为保障蚕丝来源,他还在鲁山、宝丰一带广置田地,指导当地百姓大规模植桑养蚕。

明末,由于东南沿海倭寇侵袭,江南的丝绸巨擘备受打击,财富缩水,大明王朝经济中心向中原转移,而正是由于王黑子的存在,洛阳成为当时大明王朝的丝绸交易中心和经济中心。骡马车辆拖着大量丝绸和瓷器从洛阳出发,销往全国各地,沿着丝绸之路走向世界,为落日下的大明王朝续命贡献着血液营养。

闯王李自成也知道洛阳对于大明王朝的重要性,因此在攻下洛阳城鞭尸福王后,李自成颇为自得地说道;“自此向北至京城,粮草充足,义军强盛,再无阻隔矣!”

作为豫商翘楚、中原首富的王黑子深知义军的厉害,不止一次对福王说道:“今虏王势大,宜早图良谋,急为打算,王所依仗唯坚厚城墙,披坚执锐之健卒,然比黄河若何?虏王过河则城必破……”然福王朱常洵常哈哈一笑了之,照样横征暴敛,纸醉金迷,逍遥快活。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历史不会因为个体的拔萃而停滞,在面对潮水般的闯王义军席卷而来之时,王黑子看着家乡泪眼汪汪的父老,指着自己的万贯家私,面色诚恳地对乡亲说道:“应成之财富,皆桑梓所扶,乡亲所助,圣君所襄,今虏寇势大,殃及无常,唯有将其付之父老,方表应成之心。”说完将其家私分付于乡亲,让其逃命而用。

而来不及逃命的父老乡亲,王黑子将其带至自己所修建的王黑子楼躲命。这座王黑子斥巨资修建的防盗匪为主的碉堡式建筑,有石碾、石磨、水井和精舍,能够存储钱款和谷米。在楼上生活起居,可谓有水有粮,高枕无忧。王黑子楼在兵荒马乱之际,挽救了不少村人的性命。

王黑子善良、乐于助人,遇到生活困难的乡邻,他都会慷慨扶持,他的善行不仅播撒在河洛,更远至山西、湖北等地,孙都村至今有“福王不福,黑子不黑”之说。

image.png

走近王黑子楼,长约8米的圆拱形门洞是连接村子东西的一条通道,不断有村民从洞内穿过,用手触摸着墙壁上镶嵌着的一块块藏青色的明砖,青砖与条石之间用糯米和石灰粘合的严密无缝,犹如村民与王黑子楼已经结合成坚不可摧的整体一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天成。

这让人想起了离此不远的新安县汉函谷关,自建成之日起,就成了连接长安与洛阳的重要关隘,历朝历代的达官显贵、文人骚客以及平民百姓都从关下通过,他们可能仅仅是将其当做一个交通站,而不会将其看成一个具有历史价值的的建筑,虽然它已经融进了人们的骨子里,流淌在血液中,但是只要不损毁,只要还能承担为人民服务的功能,人们就不会在通过这个关隘时多看它一眼,正所谓:存在永远被忽视,失去才懂珍惜的道理一样。                       

看着眼前的王黑子楼,耳畔不时响起朗朗读书声,哦,原来孙都小学就毗邻关楼。在关楼的注视下,一批批学生从这里毕业走向了远方,可能在远方求学的过程中,他们会向老师或者同学们讲起他们的家乡,讲起这座矗立几百年的王黑子楼。

漫步孙都村,走进村民之间,当问起村里人知道明朝的王应成吗?没有一个人知道。但问起王黑子,则人人都会抢着自豪的回答:“那是俺村人,你没有看见村头还有王黑子楼?”望着这些朴实善良的村民,想起每年农历四月初一村民们为纪念王黑子举行的庙会,你就会明白村民们从来都没有忘记这位王大善人,只是把这份怀念深藏心底,只有在农历四月初一这一天的庙会上尽情释放一次,让王黑子楼重新热闹起来。

王黑子楼历经几百年风雨,饱经战乱之苦,兴废更迭。如今残存一隅,仍静静地站在村口,如一位老迈的将军,尽管已是风烛残年,但壮志不移,仍在坚守使命,巍然凝视远方,护佑着一方百姓。让其欣慰的是,看着平安和谐的村民幸福地生活着,他感到自己的残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将乡亲们保护的如此之好!

历史车轮滚动至今,文化梦作为中国梦的一部分,也在不断挖掘和充实。作为豫商的代表,王黑子爱国、诚信、晓礼、识义、善良的品格于今仍值推崇。

作者:张权



Copyright © 2024 orgcc.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艺术网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orgcc#126.com(#换成@)  -  客服热线:1553852010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5002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豫网文【2020】5244-333号 豫B2-2015002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会员
返回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