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专题 > 艺考热,该降温了! > 我看艺考热

艺考迷踪小觑

2015-12-16 17:41:18来源:中国文化艺术网
诚然,做演员的,长得好看不是罪;让观众赏心悦目,也无可厚非。

一、都是外貌协会滴 

从艺考之表演系招生说起,目前表演专业招生满城皆招帅哥美女。到了各大院校表演系招考时,各大媒体和报端都用“美女云集、潘安接踵”来描述。表演系招收的都是帅哥美女,那些外形条件上落寞的考生入围的几率很小。

影视具体来说表现的是生活,生活是海洋,人们是其中的鱼群,演员更是鱼群的形象代表。考官对形象虽有一定的选择标准,但更看重培养对象的信念、想象力、激情、表现力等艺术素质和人文素质。然而,纵观北电、上戏、中戏等院校各级表演班的合影,几乎完全以貌取人,而轻才华和表演天赋。

诚然,做演员的,长得好看不是罪;让观众赏心悦目,也无可厚非。设想一下,如果年轻的艺考生姜文“童鞋”被用这样苛刻的标准要求,就失去了一位影帝!他的招风耳和小眼睛,就必定把他挡在考场之外。不过当时的北电没有录取他,而是后来中戏的张仁里老师据理力争要下他的。影视上没有帅哥美女视不可以的,这是行业特点决定的,如果是具有有些特殊的才华或禀赋人也因此被拒之门外,这就可惜了。

看看北电近年的招生简章就可以一目了然:“报考表演专业考生双目视力均应在5.0以上(经佩戴隐形眼镜矫正4.8以上,新视力表);男生身高不低于1.72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60米;无肢体畸形,体表无疤痕、纹身、胎记及皮肤病;表演专业要求体形匀称,五官端正,口齿清楚,普通话较标准,两眼裸眼视力一般不低于0.8”等要求。可见,艺术院校的大门不再将才华作为参考的首要标准,看看王宝强、孙红雷、黄渤和周星驰,估计这些影帝按照现在艺考的标准都要名落孙山的。

二、如何不拘一格? 

如今的艺术考试仍旧是和传统的考试区别不大,仍旧要求考试英文。诚然英语是国际语言的一种,可是艺术专业要求的事比较专业的人才,具有特殊性。陈丹青曾是以英语零分、专业高分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的,如果按照现在招生老师或者招生学校的考量标准,他会被耽误终身。数年后,他的学弟学妹没已然没有了他当年的幸运。陈丹青本人也说过:“我们不能单凭英语分数就把一个孩子粗暴地拒绝在门外。” 是的,国外的流浪汉英文水平比几乎所有的艺考生都要流利,这是教育机构的疏忽还是所有大众的麻木不仁?一位艺术界老前辈曾说过:“现在的艺术类招生,表面上看非常严格,很数字化,很公平, 而本质上却一塌糊涂,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被抹杀了,很难招来真正有才华的学生。” 那年那月,钱伟长数理化加起来才25分破格进了清华大学,臧克家数学零分进了青岛大学……改革三十多年,但是艺考的改革却是裹足不前的。这意味着某种形式的倒退。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刘大鸿认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艺术类招生是很灵活的。此外,当时除了要考素描、色彩,创作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比如给你一个题目创作。但现在很多学校都没有这项内容了,要么考真人头像、石膏像,要么是静物、色彩,一种模式训练,不再像以前那样更注重创作。” 美术类考试中的“标尺模板”只是艺考众多专业里“模板”的缩影,在这些“桎梏”束缚,一些有独特素养的专才被拒之门外。

三、教之难,难在肺腑间

曾几何时,艺术专业的教授们都曾有一两个助教,准确来说就是标准的两个助教,如今的教授们形象相吊,孤家寡人,而助教们不管实力如何都跃跃欲试,粉墨登场,独自开班上课。教授们只好身兼一些细节。此外一些政工辅导员也牢牢占着培训的时间。一年级的新生被拉到新校区,封闭起来,考进来的学生有些专业素养不是很高,结果到了专业水平得不到提高,二年级回来以后,一时很难恢复,三年级又准备找工作,四年级就要实习了。大学四年很快就过去了,伤仲永……

艺术很多时候是抽象的是富于想象力的,是需要创新的,是天马行空般不受约束地创造过程。但是如今的艺术院校在课程选择方面,如地点、时间、课程内容、教学阶段等等细节上,全都预先设置了园囿,排在表格里。这些过了独木桥的娇子们不能挥洒自己的禀赋,如笼中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而教授的情怀,只是顶着他的帽子,成了表格里的符号,带带研究生,好像在放牧群羊。”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导演表演系教授赵宁宇说过:“当教育上升为一种学历教育之后,就必须遵从大学教育的规矩和规律。而这种规矩和规律,是由大学教育中为数更多的知识讲授型的专业形成和决定的,而非表演艺术以及其他实践性艺术——和知识讲授型的专业比起来数量少得多,范围窄得多,声音小得多——所决定的。因此,大学教育对于表演教育,形成了诸多不利的影响。”赵教授指出了艺术教育“束手束脚”的一大根源,艺术教育演变成学历教育。这是艺术教育的一种伤逝。

四、整个艺术界的急功近利

陈丹青认为艺术创作最需要创造力,而我们的创造力被固有的应试教育模式所抹杀。“这个时代的人缺乏梦想与追求,找个好大学,找个配偶,生孩子,再让孩子接受应试教育,浑浑噩噩过一生……学院的教条主义培养出一拨拨所谓美术工作者,但谁是艺术家?”,这是陈丹青的感叹。“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也曾发类似的感慨。

整个社会的浮躁蔓延到中土所有的角落,从物欲追求开始继而是炒作和镀金形成了多少个王林式的大师?钱学森指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整个艺术市场就是这样,高校不过为艺术市场服务、打杂。如今一些没有文化的暴发户或者资金充沛的“人士”进入了艺术圈,这些暴发户是没有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可言的,他们就是要看俊男靓女,或者炒买某些所谓的艺术品,一些人甚至是甚至是为了选美女做他的情人或太太的,如今不是艺术主导市场,很大程度也是经济基础说了算,而不是艺术说了算。”现在我们的艺术市场是畸形的,其中某些权威人士是短视的。其实这不过是全民浮躁的缩影。(文/刘阳)

Copyright © 2024 orgcc.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艺术网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orgcc#126.com(#换成@)  -  客服热线:1553852010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5002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豫网文【2020】5244-333号 豫B2-2015002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会员
返回其他方式登录